研究以玉米芯為營養(yǎng)源,采用平板法快速篩選適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結果表明,在含玉米芯的培養(yǎng)基上,18株平菇菌株菌絲均能生長,但是菌絲生長曲線差異較大,菌株3302、9408和抗病2號菌絲長勢較好,3302長勢最好,菌絲生長速率和菌絲生長指數(shù)分別為11.28 mm·d-1和56.39,變色圈最大,直徑為41.67 mm。今后可在本試驗基礎上對所篩選出的優(yōu)勢菌株進行代料栽培,進行培養(yǎng)料與子實體的相關性的研究等,此試驗也為今后選育適合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提供了親本菌株參考。
不同平菇菌株在玉米芯培養(yǎng)基上的菌絲生長曲線
不同平菇菌株在玉米芯培養(yǎng)基上的菌絲生長曲線見圖1。
表1供試菌株
表2玉米芯培養(yǎng)基對不同平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圖1平菇在玉米芯培養(yǎng)基上的菌絲生長曲線
由圖1可見,18種平菇菌株在玉米芯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曲線可以分為5組:10號、2號、12號菌絲生長曲線為一組(第1組),5號、6號、8號、9號、15號、18號菌絲生長曲線為1組(第2組),1號、4號、14號、16號、17號菌絲生長曲線為1組(第3組),13號菌絲生長曲線為1組(第4組),3號、7號、11號菌絲生長曲線為1組(第5組)。從菌絲生長曲線的變化趨勢可見,第1組10號、2號、12號菌絲的生長效果最好,菌絲萌發(fā)快,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增加,菌絲生長指數(shù)呈直線上升趨勢,而且上升幅度比較大。第2組與第3組菌絲生長曲線非常接近,其生長明顯低于第1組,但明顯高于第4組和第5組。
相關新聞推薦
2、?蠟樣芽孢桿菌生長曲線與血培養(yǎng)過程變化【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