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溝腸桿菌是一種人獸共患病病原菌,其傳播途徑廣泛,在高鹽環(huán)境下仍可大量繁殖。據報道,鯔魚、淡水鯊魚、克氏原螯蝦及羅氏沼蝦等水產動物在感染陰溝腸桿菌后會出現大量死亡現象。此外,陰溝腸桿菌還可導致10日齡雛雞、牛及綿羊大規(guī)模死亡,對養(yǎng)殖戶造成經濟損失,對養(yǎng)殖業(yè)構成重大威脅。如今,隨著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的廣泛應用,陰溝腸桿菌逐漸適應并對多種抗生素表現出抵抗性。陰溝腸桿菌編碼多種β-內酰胺酶,如頭孢菌素酶、超廣譜β-內酰胺酶及碳青霉烯酶等,故其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目前陰溝腸桿菌對第一、二代頭孢類及青霉素類等藥物的耐藥率已高達90%以上,對第三、四代頭孢耐藥率呈逐年增加趨勢。此外,該菌還可與路德維希腸桿菌(Enterobacter ludwigii)、神戶腸桿菌(Enterobacter kobei)、霍馬切腸桿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等組合成陰溝腸桿菌復合體(Enterobacter cloacae complex),陰溝腸桿菌復合體通常與多重耐藥(MDR)表型相關,這主要是由于它們對醫(yī)院環(huán)境適應以及它們容易獲得許多含有抗性和毒力基因的遺傳移動元件的能力。這種耐藥性限制了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增加了治療失敗和復發(fā)風險,對臨床治療構成巨大挑戰(zhàn)。因此,急需針對陰溝腸桿菌開發(fā)新型抗菌試劑。


裂解性陰溝腸桿菌噬菌體是天然存在的“殺菌劑”,具有高度特異性的感染和裂解能力,能在有效殺滅陰溝腸桿菌的同時大量增殖,因此噬菌體控制陰溝腸桿菌生長具有天然性、安全性和特異性。據報道,噬菌體對細菌感染的治療已經取得良好效果,但對多種不同細菌的混合感染,宿主譜較窄的噬菌體無法消滅所有種類病原菌,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應對這一挑戰(zhàn),噬菌體雞尾酒技術應運而生,該方法將兩種或以上噬菌體制作成一種混合生物制劑,旨在通過協(xié)同作用拓寬抗菌譜,增強對多種細菌的殺菌能力并降低細菌對噬菌體的抗性。目前,噬菌體vB-Ecop-S523、噬菌體Ec53等裂解效果較好的陰溝腸桿菌噬菌體已被報道,這些噬菌體的裂解效果及穩(wěn)定性與噬菌體ZX14相似,但宿主譜較窄,僅可裂解特定陰溝腸桿菌,噬菌體ZX14具有較為廣泛的宿主譜,可裂解陰溝腸桿菌、神戶腸桿菌與路德維希腸桿菌。故有望將噬菌體ZX14與宿主譜互補、裂解效果和穩(wěn)定性相仿的噬菌體組合成噬菌體雞尾酒用于消滅陰溝腸桿菌復合體。隨著科研的不斷深入和技術進步,噬菌體雞尾酒的適用范圍預計將進一步擴大,因此,提煉出新遺傳特征和生物學特性的噬菌體并構建一個多樣化的噬菌體資源庫對噬菌體臨床治療應用和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以從福建水產養(yǎng)殖場污水中分離的陰溝腸桿菌菌株作為宿主,從揚州某水產市場污水中分離一株高抗菌活性的裂解性噬菌體ZX14,對分離噬菌體的形態(tài)結構、生物學特性、穩(wěn)定性及遺傳信息進行了相關分析。這些研究為臨床治療陰溝腸桿菌感染提供了一種新治療策略,并為未來臨床實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儲存


陰溝腸桿菌2025從福建某水產養(yǎng)殖場水樣分離而來,將細菌在3%氯化鈉堿性蛋白胨水培養(yǎng)基(APW)中置于37℃、220 r/min培養(yǎng)箱震蕩培養(yǎng)6 h,將所培養(yǎng)的菌液與50%甘油1∶1混合后置于-80℃保存。噬菌體ZX14由揚州水產市場所分離,將噬菌體與25%甘油1∶1混合后置于-80℃保存。


1.1.2主要試劑與儀器


APW培養(yǎng)基(蛋白胨10 g/L、氯化鈉30 g/L)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LB培養(yǎng)基(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氯化鈉10 g/L)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氯仿、氫氧化鈉(片狀)、濃鹽酸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質粒DNA小提試劑盒購自南京諾維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CR儀購自杭州博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菌藥物藥敏紙片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離心管(50 mL)購自無錫耐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移液器、超速離心機(Centrifuge 5810 R)購自艾本德(中國)有限公司;0.22μmol/L濾器購自美國Milipore公司;無菌注射器購自江蘇客樂醫(yī)用器械有限公司;微量分光光度計(Nano-300)購自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渦旋混勻儀MX-S購自美國SCILOGEX公司;90 mm細菌培養(yǎng)皿購自范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水浴鍋購自上海邦西儀器有限公司;病毒基因組DNA/RNA提取試劑盒(離心柱型)購自天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關新聞推薦

1、影響微生物生長與死亡的因素

2、MCPC微凝膠可恢復腸道微生物失調并促進SCFA產生

3、石生微生物的定殖方式及在極端環(huán)境適應機制

4、杉木心材提取物對木腐菌(白腐菌和褐腐菌)抑制性能分析(一)

5、枯草芽孢桿菌LBD-1形態(tài)特征、生長曲線、抗逆性及發(fā)酵后飼料特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