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Hericium erincaceus(Bull.)Pers]隸屬于非褶菌目(無褶菌目,Aphyllophorales)猴頭菌科(Hericianceae),俗稱猴頭菇、刺猬菇、山伏菌、猴頭菌、猴頭蘑等[1]。猴頭菇生長在柞樹干上,剛生出時呈乳白色,逐漸轉微黃,采集干燥后變?yōu)辄S褐色,形狀酷似猴子腦袋,故稱為猴頭菇。猴頭菇是一種藥、食兩用真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肺,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國內已廣泛應用于醫(yī)治消化不良、胃潰瘍、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2]。鮮嫩的猴頭菇經特殊烹調,色鮮味美,為一種名貴菜肴,與熊掌、燕窩、魚翅列為中國四大名菜,素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為加快陜北延安地區(qū)食用菌產業(yè)的發(fā)展,筆者進行了猴頭菇品比試驗,以篩選出適合本地區(qū)栽培的菌株。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供試菌種供試猴頭菇株系H99、H2、H-1、H-2,均來自延安大學食用菌實驗室。
1.1.2供試培養(yǎng)基母種與栽培種培養(yǎng)基均按文獻[3]的配方制作。
1.2試驗方法
菌絲長速長勢的測定采用試管接種法[4],置24~25℃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觀察;產量比較采用覆土出菇法,滅菌后搬至超凈工作臺冷卻、接種,接種后置24~25℃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記錄與觀察,待菌絲長滿瓶再經壓塊處理后進行覆土出菇處理。
(1)對猴頭菇菌絲體生長速度的測定及其菌絲長勢的觀察,進行多重比較分析[5],篩選出生長快、長勢好的優(yōu)良菌株。
(2)壓塊處理后菌絲布滿表面后出菇。對各菌株的生物轉化率進行多重比較分析,篩選出高產菌株。
(3)分別對猴頭菇頭潮菇的子實體的菌刺長度、菇體形狀、菇體顏色、畸形菇數量等指標進行觀察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斜面培養(yǎng)菌絲體結果與分析
菌絲體生長狀況與多重比較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得,菌絲體的長速由快到慢依次為H-1、H99、H-2、H2。多重比較分析該結果得出:H-1長速極顯著的快于H2和H-2,顯著快于H99。H99長速極顯著的快于H2,與H-2差異不顯著。H-2長速極顯著的快于H2。由此可見,H-1菌株適合在PDA培養(yǎng)基上生長。
注:(1)上述統(tǒng)計數據是每次重復試驗中隨機抽取5支觀測的結果;(2)“**”表示存在極顯著性差異,“*”表示存在顯著性差異;(3)用“++++”表示菌絲體生長最濃密,“+++”表示濃密,“++”表示較濃密,“+”表示較稀疏。
2.2覆土出菇子實體結果與分析
子實體物理性狀、產量與多重比較結果見表2。由表2可得,子實體性狀方面H99菌株優(yōu)于其他菌株。從不同菌株的頭潮菇產量來看,從高到低依次為H99、H2、H-1、H-2。計算出生物轉化率進行多重比較分析:H99生物轉化率極顯著的高于H2、H-1、H-2;H2生物轉化率極顯著的高于H-2,與H-1差異不顯著;H-1生物轉化率極顯著高于H-2。由此可見,H99菌株適合延安地區(qū)的氣候條件。
3小結與討論
在菌絲體長速、長勢的測定與觀察中,H-1長勢最好,菌絲體潔白濃密,且生長速度最快。進行多重比較表明H-1極顯著高于H-2和H2,顯著高于H99??梢?H-1菌株活力優(yōu)于其他菌株適合在PDA培養(yǎng)基上生長。
子實體性狀最好的是H99菌株,菇體直徑最大,顏色白嫩,菌刺長度適中,商品價值較高。出菇實驗中,H99菌株產量最高,對生物轉化率進行多重比較得出H99極顯著高于H2、H-1、H-2。由此可見,H99菌株適合延安地區(qū)的氣候條件。
從整體上看,H99菌株很有希望作為優(yōu)良品種在延安地區(qū)進行推廣應用。能否通過調整培養(yǎng)基配方、加強日常管理和環(huán)境的調控,進一步提高生物轉化率,生產出性狀更優(yōu)良、商品價值更高的猴頭菇,這將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相關新聞推薦
1、細胞培養(yǎng)瓶中的細胞無法貼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3、臭鱖魚中優(yōu)良乳酸菌的分離篩選、生長曲線及耐溫性試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