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生物大分子外滲的影響
每孔加入200μL濃度為1×106 CFU/mL的鮑曼不動桿菌菌液到24孔板中,再加入200μL濃度為1/4×MIC、1/2×MIC、1×MIC、2×MIC芍藥苷的肉湯培養(yǎng)液,37℃培養(yǎng)16 h。培養(yǎng)結(jié)束后,取出300μL待測樣品,于4℃、2000×g離心15 min,取出上清液100μL加入96孔板中,于260 nm處測定吸光度值。以不含芍藥苷的肉湯培養(yǎng)基作為對照。
1.3.7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響
每孔加入100μL濃度為1×106 CFU/mL的鮑曼不動桿菌菌液到96孔板中,再加入100μL濃度為1/4×MIC、1/2×MIC、1×MIC、2×MIC芍藥苷的肉湯培養(yǎng)液,37℃培養(yǎng)16 h。PBS緩沖液洗滌96孔板管壁上未黏附的菌體,再用200μL的PBS重懸菌體。加入200μL甲醇固定20 min,采用200μL濃度為2%的結(jié)晶紫染色液對生物被膜染色20 min。加入200μL濃度為33%的冰醋酸進行細胞脫色,于630 nm處測定吸光度值。不含芍藥苷的肉湯培養(yǎng)基作為對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各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性、獨立性以及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t檢驗為雙尾、校正多重比較。檢驗水準α=0.05。
2.結(jié)果
2.1病原菌分布情況
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間,我院呼吸科患者標本共分離獲得2606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417株(16.02%),革蘭陰性細菌1646株(63.15%),真菌543株(20.83%)。革蘭陽性菌中檢出率排名前五位的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4.64%)、乙型溶血性鏈球菌(4.34%)、屎腸球菌(2.49%)、頭狀葡萄球菌(2.42%)、紋帶棒桿菌(2.11%);革蘭陰性細菌中檢出率排名前五位的細菌為鮑曼不動桿菌(18.38%)、肺炎克雷伯菌(13.62%)、大腸埃希菌(9.02%)、銅綠假單胞菌(8.33%)、嗜麥芽窄食單胞菌(4.30%);真菌檢出率排名前五位的是熱帶假絲酵母(5.87%)、白假絲酵母(4.76%)、季也蒙假絲酵母(2.49%)、光滑假絲酵母(2.11%)、葡萄牙假絲酵母(1.61%)。見表1。
表1呼吸科患者標本病原菌分布情況
2.2主要革蘭陰性細菌耐藥情況
如表2所示,鮑曼不動桿菌對阿米卡星、氨芐西林、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慶大霉素等抗生素表現(xiàn)出耐藥,耐藥率超過95.00%;肺炎克雷伯菌對頭孢唑啉、氨芐西林和環(huán)丙沙星耐藥率超過了50.00%;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氨曲南和替卡西林等抗生素表現(xiàn)出耐藥,耐藥率超過50.00%。
表2呼吸科主要革蘭陰性細菌對不同抗生素的耐藥情況
2.3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長的影響
如表3所示,從我院呼吸科分離獲得的編號為23091779的鮑曼不動桿菌對頭孢他啶、頭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等抗生素均表現(xiàn)出耐藥。濃度為50 mg/mL的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的抑菌圈直徑為(27.14±0.36)mm。根據(jù)《M100抗微生物藥物靈敏度試驗執(zhí)行標準》判定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對芍藥苷的靈敏度為極敏。如圖1所示,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的MIC和MBC分別為75μg/mL和150μg/mL,且與鮑曼不動桿菌濃度無關(guān)。如圖2所示,與陰性對照組相比,芍藥苷與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共培養(yǎng)能夠抑制菌體的生長,且隨著芍藥苷濃度的升高,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長受到的抑制越大。
表3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的抗生素敏感性測定
圖1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的MIC和MBC
注:ns表示P>0.05。
圖2不同濃度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長曲線的影響
注:NC為陰性對照。
2.4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物被膜形成的影響
不同濃度的芍藥苷干預(yù)16 h后的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物被膜形成情況如表4所示。陰性對照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生物被膜A值為0.4423±0.2120。隨著芍藥苷濃度的升高,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生物被膜A值顯著降低。當芍藥苷濃度為1/4×MIC時,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物被膜A值降至為0.3712±0.1921(t=4.635,P=0.042)。
表4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物被膜形成的影響
2.5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物大分子外滲的影響
如圖3所示,與陰性對照組相比,隨著芍藥苷濃度的升高;當芍藥苷濃度≥1/4×MIC時,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生物大分子外滲顯著升高(t=6.736,P<0.001)。
圖3不同濃度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23091779生物大分子外滲的影響
注:NC為陰性對照,a為與NC比較,P<0.05。
相關(guān)新聞推薦
1、4抗生素對萊茵衣藻生長、光化學活性及其伴生細菌的抑制作用(二)
2、卷丹百合花中分離出的果膠多糖可促進人腸道雙歧桿菌生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