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菌株的初步鑒定


1.2.2.1形態(tài)學觀察


將菌株接種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上,放置在30℃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0 h,肉眼觀察菌落的形狀、大小、隆起度、邊緣透明度與顏色等培養(yǎng)特征。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難以看清細菌的形狀和結構,因此,需要通過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莢膜染色和鞭毛染色等方法,將菌體染上顏色,從而借助顏色的反差作用觀察菌體形態(tài)。經染色后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革蘭氏染色、形狀、莢膜、芽孢以及鞭毛等菌體形態(tài)。


1.2.2.2生理生化鑒定


主要選擇了糖或醇類發(fā)酵試驗(葡萄糖、甘露醇、阿拉伯糖、蔗糖、麥芽糖)、溫度生長范圍、pH生長范圍、需氧性試驗、硝酸鹽還原、吲哚試驗、硫化氫產生、明膠水解、酪素水解、淀粉水解、酪氨酸水解、耐鹽性試驗、過氧化氫酶的測定、卵磷脂酶的測定、甲基紅試驗、V-P試驗、石蕊牛奶反應、溶菌酶抗性試驗以及在pH 5.7的營養(yǎng)肉湯上的生長等19項試驗進行檢測,具體試驗方法參照《微生物學實驗手冊》和《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1.2.3細菌16S rDNA鑒定


將細菌16S rDNA鑒定的通用引物作為上下游引物,以提取的菌株總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20μL PCR反應體系:ddH2O 13.7μL,10×Ex Taq buffer 2.0μL,5u Ex Taq 0.2μL,2.5mM dNTP Mix 1.6μL,上游引物(5′-AGAGTTTGA TCCTGGCTCAG-3′)1μL,下游引物(5′-GGTTACCTTGTTACGACTT-3′)1μL,DNA模板0.5μL。PCR反應條件:95℃預變性5 min,95℃變性30 s,56℃退火30 s,72℃延伸1.5 min,該步驟循環(huán)25次,最后72℃延伸10 min,于4℃冰箱保存。在進行DNA測序之前,檢測PCR是否擴增成功。取2μL PCR擴增產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經溴化乙錠染色后,用凝膠成像儀檢測。將PCR擴增產物送至上海美吉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進行16S rDNA測序。利用BLAST軟件,將測得的序列與GenBank中已知序列進行比對,通過MEGA6.0軟件采用鄰接法(Neighbor-Joining)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


1.2.4生長曲線的測定


細菌的生長要經過遲緩期、對數(shù)期、穩(wěn)定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在對數(shù)生長期,細菌生長速率最快,對碳源的利用率也最高。因此,測定菌株的生長曲線,將對數(shù)生長期內的菌種制備成種子液,用于苯酚降解實驗。挑取兩個單菌落接種到富集培養(yǎng)基中,32℃、180 r/min放入全自動微生物生長曲線分析儀振蕩培養(yǎng)30 h。以未接種的富集培養(yǎng)基做空白對照,在600 nm波長下,每四小時測定OD值,以檢測細菌濃度。為減少誤差,取兩組平行實驗的平均值繪制生長曲線。


1.2.5菌株的降酚特性


將平板上的單個菌落接種到富集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至對數(shù)生長期,制成菌懸液。篩選菌株Y_1時,發(fā)現(xiàn)該菌在苯酚濃度1 100 mg/L時能良好生長。因此,將菌株在苯酚濃度1 100 mg/L、pH 7.0~7.2、接種量4%、溫度32℃、搖床轉速180 r/min的條件下振蕩培養(yǎng),以不含苯酚的無機鹽培養(yǎng)基為空白對照,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直接分光光度法[34]測定苯酚濃度。在相同條件下進行三組平行試驗,取三組讀數(shù)的平均值。依據(jù)苯酚標準曲線,計算出苯酚的降解率。


苯酚降解率計算公式:苯酚降解率=(接種前的苯酚濃度-生長消耗剩余的苯酚濃度)/接種前的苯酚濃度×100%


相關新聞推薦

1、不同劑量SPP對人結腸癌DLD-1細胞能量代謝的影響(一)

2、人參外泌體改變巨噬細胞極化狀態(tài),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生長的分子機制(一)

3、2型糖尿病db/db小鼠血管內皮細胞培養(yǎng)與生長曲線檢測

4、不同培養(yǎng)基、時間下硫色曲霉的生長情況

5、不同溫度和含鹽量下酸菜乳酸菌發(fā)酵液生長曲線變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