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耐酸能力


由圖3可見,在pH值分別為5.0、4.0、3.0、2.0的MRS培養(yǎng)基中,37℃厭氧培養(yǎng)3 h,菌株的存活率分別為98.9%、75.31%、55.25%、22.43%。表明隨著MRS液體培養(yǎng)基初始pH值的下降,糞腸球菌菌株SX106的存活率逐漸下降,pH值低于2.0時,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圖3糞腸球菌SX106在不同pH值MRS培養(yǎng)基中的存活率


2.3耐膽鹽能力


將菌株SX106分別接種在含0.1%、0.2%、0.3%豬膽鹽的MRS培養(yǎng)基中,結果可見:隨著膽鹽濃度升高,菌株存活率略有下降,但均能保持95%以上的存活率。表明菌株SX106能耐受高濃度膽鹽溶液,在其中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圖4)。

圖4糞腸球菌SX106在不同膽鹽濃度的MRS培養(yǎng)基中的存活率


2.4藥敏性


采用紙片擴散法測定菌株SX106對16種藥物的敏感性(表1),結果可見:該菌株對氟苯尼考和多西環(huán)素敏感;對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頭孢噻肟、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恩諾沙星中度敏感;對青霉素、鏈霉素、甲氧氨芐嘧啶、氨芐西林、阿奇霉素、卡那霉素和慶大霉素不敏感。

表1糞腸球菌SX106藥敏試驗結果mm


2.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通過計算得出,菌株SX106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為88.24%。


3討論


3.1生長特點

微生物生長曲線包括遲緩期、對數期、穩(wěn)定期、衰亡期四個時期。糞腸球菌SX106在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厭氧培養(yǎng)2 h后即進入對數生長期,菌體生長迅速,菌液濃度迅速升高,12 h后進入穩(wěn)定期。糞腸球菌能夠利用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物質產生乳酸、乙酸等有機酸。在對數期,隨著時間延長,乳酸產量逐漸升高,pH值降低,進入穩(wěn)定期后趨于平穩(wěn)。


3.2耐酸能力

胃酸是成年動物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pH值為0.5~1.5。動物攝取食物和飲水后,胃液被稀釋,pH值升高;另外,一部分食物具有一定的系酸力,能夠中和一部分胃酸,因此胃內容物pH值通常保持在2.0~3.0。高濃度的胃酸具有抑制或殺死胃內細菌的作用。因此,乳酸菌要到達大腸發(fā)揮作用,必須通過胃酸的腐蝕,具有較高的存活率。菌株SX106在pH值3.0的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3 h,其存活率超過50%;pH值2.0時,存活率下降至22.43%。


3.3耐膽鹽能力

膽鹽能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最終造成細菌死亡。因此,能否耐受高濃度膽鹽也是衡量益生菌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小腸內膽鹽的濃度通常在0.03%~0.3%。本試驗將菌株SX106接種于含有0.1%、0.2%、0.3%膽鹽的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以此衡量該菌株的膽鹽耐受能力。結果顯示:該菌株在0.3%膽鹽中培養(yǎng)3 h仍能保持95%以上的存活率。


3.4藥敏性

糞腸球菌作為革蘭氏陽性菌的耐藥指示菌,其耐藥機制復雜,存在對某些抗菌藥物的固有耐藥性及獲得性耐藥。益生菌的耐藥性是評價其安全性的重要內容。本試驗研究了SX106對16種常見藥物的敏感性,結果表明其對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頭孢噻肟、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恩諾沙星中度敏感;對青霉素、鏈霉素、甲氧氨芐嘧啶、氨芐西林、阿奇霉素、卡那霉素和慶大霉素不敏感。這與一些研究報道不一致,可能是因為不同來源的糞腸球菌在耐藥性方面存在差異。


3.5抗氧化能力

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夠清除動物腸道內的活性氧分子,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評價其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菌株SX106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達到88.43%,表明該菌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但與部分文獻報道不同,原因可能是不同菌株間的差異造成的。


4結論


本研究得出:糞腸球菌SX106能夠在低pH環(huán)境下(3.0)有50%以上的存活率,在高濃度膽鹽環(huán)境中存活率達到95%以上;對氟苯尼和多西環(huán)素敏感;具有良好的DHHP自由基清除能力。對該菌株的其他益生性能后續(xù)將作進一步研究。


相關新聞推薦

1、大腸埃希菌T2噬菌體的一步生長曲線實驗

2、泡菜中高效氨氮降解菌LJK8最大波長及生長曲線測定(二)

3、不同濃度的桑黃水提物對乳制品中有害指示菌的生長抑制作用(實驗儀器與方法)

4、耐煙堿木質素優(yōu)勢降解菌YP-2023-9生長曲線及篩選

5、作物細菌性、真菌性等各類病害的主要特征及區(qū)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