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噬菌體宿主范圍
利用實驗室從明永冰川地區(qū)分離、鑒定的菌株進行噬菌體宿主范圍評估,包括Flavobacteriumsp.M YBO1,Pseudomonos sp.M YB05,Paenibaeillussp.MYB09,Chromobacterium sp.MYB10,Pseudom-onossp.MYB15等37株低溫菌。將MYSP03、MYSP08和MYTP08純培養(yǎng)液經0.22 m微孔濾膜過濾后,取100分別與300處于對數(shù)期的上述菌懸液混勻,15℃吸附10min后倒雙層平板,于15℃恒溫培養(yǎng)24~48h,觀察出斑情況。同時以不加宿主菌的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和不加噬菌體的宿主菌懸液作陰性對照,實驗重復3次。
1.5噬菌體電鏡形態(tài)觀察
參考《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取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2L,加入PEG8000至終濃度為10%(w,v),4℃靜置過夜處理后10000r/min離心收集沉淀,經SM緩沖液重懸后利用氯化銫平衡密度梯度離心純化噬菌體顆粒。磷鎢酸染色后用透射電子顯微鏡H一7650觀察。
1.6物理及化學因素對噬菌體活性影響
1.6.1溫度對噬菌體增殖活性的影響取效價
為1xl0。pfu/mL的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100 txL與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宿主菌懸液按照MOI=10混勻,15℃溫育吸附10min后補充體積至6mL,分別于4、l0、15、18、20、25o振蕩培養(yǎng)6h,通過雙層平板法測定培養(yǎng)液中的噬菌體效價。同時以不加噬菌體的宿主菌和不加宿主菌的噬菌體作對照,實驗重復3次取平均值。
1.6.2噬菌體的熱穩(wěn)定性研究
取效價為1xl0 pfu/mL的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100分別于40、5O、6O、70℃溫育處理30rain,測定不同溫度下樣品中的噬菌體效價。實驗重復3次取平均值。
1.6.3 pH對噬茵體活性的影響
取效價為1xl0’pfu/mL的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100 L加入1mL不同pH的緩沖液中(pH 3~11),室溫下處理1h后測定不同緩沖液中的噬菌體效價。實驗重復3次取平均值。
1.6.4化學試劑敏感性研究
取效價為lxl09pfu/mL的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1mL分別經氯仿(25%wt/v,室溫處理10min)、SDS(0.1%wth,50℃處理6min)、Triton)(-100(0.3%wt/v,室溫處理10min)和蛋白酶K(1mg/mL,56℃處理1h)處理,測定不同樣品中的噬菌體效價。
1.7吸附速率的測定
將效價為lxl0 pfu/mL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與對數(shù)生長期的宿主菌懸液按照MOI=10混勻,15qC溫育吸附,同時從0時刻開始在2、4、6、8、10、15、20、30min取樣100IxL,13000r/min離心5min,測定上清液中噬菌體效價,同時以不加噬菌體的宿主菌和不加宿主菌的噬菌體作對照。以培養(yǎng)時間為橫坐標,噬菌體效價為縱坐標,繪制吸附速率曲線。
1.8最佳感染復數(shù)的測定
參照Lu等的方法,略有改動。將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宿主菌與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稀釋為lx10。cfu/mL和1xl0 pfu/mL,按照MOI為O.001、0.01、0.1、1、10和100加人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和宿主菌,補充PYGV液體培養(yǎng)基平衡各管體積。l5℃、160dmin振蕩培養(yǎng)3.5h后離心,雙層平板法測定上清液中噬菌體效價,實驗作雙份復管培養(yǎng)取平均值。同時以不加噬菌體的宿主菌和不加宿主菌的噬菌體作對照,測得子代噬菌體效價最高者所對應的MOI即為最佳感染復數(shù)。
1.9一步生長曲線的繪制
將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宿主菌稀釋為1xl0cfu/mL,加入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使得MOI=10。15℃吸附15min,經13000r/min離心5min,棄上清,用15℃溫育的PYGV新鮮液體培養(yǎng)基洗滌兩次,加入5mL新鮮液體培養(yǎng)基重懸沉淀后迅速置于15℃搖床中160r/min振蕩培養(yǎng),同時開始計時,自0時刻開始,每隔10min取樣50,利用雙層平板法測定噬菌體效價。各點均作雙份復管取平均值,同時以不加宿主菌的噬菌體和不加噬菌體的宿主菌作對照。以培養(yǎng)時間為橫坐標,測得培養(yǎng)體系中噬菌體的效價為縱坐標,繪制一步生長曲線。
相關新聞推薦
1、雞胸肉中耐多藥奇異變形桿菌噬菌體生長曲線、生物學特性分析(三)
2、番茄青枯雷爾氏菌T3SS基因hrcN致病力、生長曲線、運動性檢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