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抗生素濫用已成為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強及院內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因素,易導致耐藥性細菌感染的擴散,并引發(fā)院內感染??股貫E用會加重重癥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情況,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據統(tǒng)計,呼吸道感染中有20%~30%由細菌引起,常見的病原菌包括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革蘭陰性條件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家庭、社區(qū)以及醫(yī)院中。鮑曼不動桿菌可引起肺部感染、腦膜炎、創(chuàng)傷感染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等,危害免疫力弱、使用各種侵入性操作及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可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生命。鮑曼不動桿菌由于具有較強的附著能力,已成為醫(yī)院感染中檢出率位列第四的病原體,并且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逐漸增高。實時監(jiān)控院內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藥性對于有效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至關重要。


芍藥苷作為芍藥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顯著的抑菌作用?,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芍藥苷對多種細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此外,芍藥苷還表現出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耐碳青霉烯腸桿菌目細菌的抑制作用。目前關于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抑制效果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的抑菌機制,為開發(fā)新的抗感染劑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菌株


選擇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呼吸科分離篩選出的編號為23091779的病原菌為研究對象,所選的菌株經16S rRNA基因測序鑒定為鮑曼不動桿菌。所用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為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1492R:5'-TACCTTGTTACGACTT-3'。同時采用紙片擴散法藥敏性試驗鑒定該菌株為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1.2試劑


芍藥苷(購自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購自沈陽彥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肉湯培養(yǎng)基(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二甲基亞砜(DMSO)(購自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標本采集與培養(yǎng)


采集呼吸科患者的痰液、灌洗液以及咽拭等,排除同一就診時期同一患者分離出的相同病原菌。將采集的標本接種至固體培養(yǎng)基上,采用分區(qū)劃線方法分離培養(yǎng)純種病原菌,培養(yǎng)溫度為37℃,培養(yǎng)時間為18~24 h。


1.3.2菌株鑒定和藥敏試驗


通過芬蘭Bioscreen C全自動微生物生長曲線分析儀(對病原菌進行鑒定。采用紙片擴散法(K-B法)對病原菌進行藥敏性試驗。質控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腸埃希菌ATCC 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 27853、鮑曼不動桿菌ATCC 19606。質控菌株均購自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


1.3.3菌株復蘇和培養(yǎng)


取?80℃凍存的編號為23091779的鮑曼不動桿菌試紙片,用無菌鑷子夾取試紙片置于5 mL肉湯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搖床培養(yǎng)過夜;吸取100μL菌液加入營養(yǎng)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用涂布棒均勻地將菌液涂滿整個平板,形成菌苔后進行分區(qū)劃線直至分離培養(yǎng)出單菌落。


1.3.4藥液制備


將芍藥苷溶解于DMSO至質量濃度為50 mg/mL制成母液,再用肉湯培養(yǎng)液稀釋母液至芍藥苷濃度為0.6 mg/mL備用。


1.3.5最小抑菌濃度(MIC)和最小殺菌濃度(MBC)的測定


采用二倍稀釋法測定芍藥苷對鮑曼不動桿菌的MIC和MBC。設計三個不同濃度致病菌測試組,即濃度為1×106 CFU/mL、1×107 CFU/mL、1×108 CFU/mL的鮑曼不動桿菌菌液。每個測試組中加入100μL鮑曼不動桿菌菌液至96孔板中,再加入100μL芍藥苷稀釋液(芍藥苷母液稀釋至原體積的2、4、8、16、32、64、128倍);采用100μL 1∶128稀釋的芍藥苷藥液+100μL肉湯培養(yǎng)液作為空白對照;100μL肉湯培養(yǎng)液+100μL鮑曼不動桿菌菌懸液作為陰性對照。裝有混合菌液的96孔板置于37℃細菌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培養(yǎng)后的菌液取100μL,采用平板活菌計數法計算無細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即MIC。將未長菌的培養(yǎng)液移種到營養(yǎng)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上,當生長出的菌落數量少于10 CFU即MBC。


相關新聞推薦

1、細胞培養(yǎng)該選怎樣的生長環(huán)境及搖床?

2、平板實驗測定貝萊斯芽胞桿菌WB菌株對西瓜植株的促生效應——討論、結論

3、首次明確中慢生根瘤菌屬及其近源屬的屬級分類基因閾值

4、五味子乙素提取液清除自由基效果及抑菌作用(上)

5、寧夏引黃灌區(qū)稻蟹共作(EG)土壤理化指標和微生物群落結構測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