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果


2.1噬菌體宿主范圍


噬菌體MYSP03對宿主菌Flavobacterium sp.MYB03是特異性的,不能侵染實驗采用的其他37株受試菌。而MYSP08與MYTP08具有共同的宿主菌Havobacterium sp.MYB08,不能侵染其他的受試菌株。


2.2噬菌體電鏡形態(tài)觀察


噬菌體電鏡形態(tài)及噬菌斑特征見圖1,噬菌體MYSP03與MYSP08都為頭尾復合結構,頭部呈立體對稱。MYSP03頭部直徑為76.5nm,尾管長約260nm,尾管直徑約10nm(表2),末端具有呈螺旋狀彎曲的尾板結構,這與之前的報道存在細微誤差(直徑約74nm,尾管長約240nm)。MYSP08頭部直徑約66nm,尾管長約180nm,尾管直徑與MYSP03相仿;而噬菌體MYTP08只有衣殼結構清晰可見,直徑約58am,未見尾管結構。因此,從形態(tài)學上將噬菌體MYSP03和MYSP08歸屬于長尾科噬菌體,MYTP08歸屬于復層噬菌體科。


2.3物理及化學因素對噬菌體活性影響


2.3.1溫度對噬菌體增殖活性的影響


實驗表明(圖2):MYSP03、MYSP08和MYTP08均可在4 20℃感染其宿主菌并于雙層平板上產生邊緣清晰、透明的噬菌斑,培養(yǎng)24h后噬菌斑直徑為2~4mm。MYSP08和MYTP08在25℃時仍可感染它們共同的宿主菌Flavobacterium sp.MYB08并產生少量子代噬菌體。6個不同溫度條件下,MYSP08和MYTP08均在l5℃時產生的子代噬菌體量達到最高,初步確定這兩株噬菌體最適增殖溫度為15℃。前期報道中,噬菌體MYSP03的最適增殖溫度為10oct。

圖1噬菌體電鏡形態(tài)及噬菌斑特征

(A)MYSP03噬茵斑;(B)MYSPO8噬茵斑;(C)MY'IT08噬茵斑;(D)MYSP03宿主茵形態(tài);(E)MYSP03;(F)MYSP08;(G)MYrn)08;(H)MYSP08和MYTP08宿主茵形態(tài)。

圖2溫度對噬菌體增殖的影響

以相對效價P,Pn表示,Pn代表噬茵體MYSPo8和MYTP08的原始效價.P代表在不同溫度下培養(yǎng)6h后的效價。


2.3.2熱穩(wěn)定性分析


噬菌體MYSP08和MYTP08在低于4O℃的情況下非常穩(wěn)定,結果見圖3,超過40℃時,兩株噬菌體的存活率均呈直線下降趨勢。60℃處理30min,噬菌體MYTP08的’活Jl生幾乎完全喪失,而MYSP08也只有不到10%的存活率;70oC處理30min時,兩株噬菌體均完全失活,這與之前報道的噬菌體MYSP03相符3株低溫噬菌體的熱穩(wěn)定性都較差。


2.3.3 pH敏感性


由圖4可知,MYSP08在pH 5~8穩(wěn)定性較好,經處理仍有92%以上的噬菌體存活,尤其在pH 7~8時,其穩(wěn)定性幾乎不受影響。MYTP08對pH的耐受范圍為pH 3-9,在pH 5—6時穩(wěn)定性最好。噬菌體MYsP08、MYTP08和已報道的MYSP03同樣都具有較寬的pH適應范圍。

圖3噬菌體M YSP08與M YTP08熱穩(wěn)定性

以相對效價P/P0表示,P0代表噬茵體MYSP08和MYTP08的原始效價.P代表在不同溫度下處理30min后的效價。


圖4 pH對噬茵體MYSP08與M YTP08的影響

以相對效價P/Pn表示,代表噬茵體MYSP08和MYTP08的原始效價,P代表在不同pH緩沖液中處理1h后的效價。


2.3.4化學試劑敏感性


噬菌體MYSP08與MYTP08經不同化學試劑處理,穩(wěn)定性差異較大。由圖5可見:MYSP08對氯仿及非離子型去垢劑TritonX-100不敏感,經處理后存活率可達60%以上,對離子型去垢劑SDS較敏感,經終濃度為0.1%(wt/v)的SDS于5O。處理6min后只剩約10%的噬菌體存活,對蛋白酶K極其敏感,處理后幾乎全部失活,這與已報道的MYSP03結果相似,表明噬菌體對化學試劑的敏感性主要受其組成結構的影響。噬菌體MYTP08對氯仿、去垢劑及蛋白酶K均很敏感,經處理,其存活率分別只剩7.4%、8.1%、17.5%和0.8%,與MYSP03和MYSP08不同,MYTP08對氯仿敏感,表明其衣殼結構可能具有脂質包裹。

2.4噬菌體MYSP03吸附速率


噬菌體純培養(yǎng)液的初始效價為1*109pfu/mL,由吸附速率曲線可知(圖6):當MOI為10℃,15℃溫育2 min就有近80%的MYSP03顆粒吸附到宿主細胞,MYSP08和MYTP08的被吸附數(shù)量也超過了70%。溫育6 min后,3株噬菌體被吸附的顆粒數(shù)量均高達97%,溫育10 min后,混合液中的噬菌體顆粒幾乎全部吸附到了宿主菌細胞上。因此,3株噬菌體對宿主均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

2.5噬菌體MYSP03最佳感染復數(shù)


不同MOI下培養(yǎng)結果見圖7。當MOI=0.1時,噬菌體MYSP03感染其宿主菌Flavobacteriumsp.MYB03所產生的子代噬菌體效價為4.42伊109pfu/mL,在6個MOI中產出最高,因此確定MYSP03與其宿主的最佳感染復數(shù)為0.1。MYSP08和MYTP08均能特異性感染宿主菌Flavobacterium sp.MYB08,但分別在MOI為10和1時產生的子代噬菌體數(shù)量最多,因此確定其最佳感染復數(shù)分別為10和1。

2.6噬菌體一步生長曲線


由3株噬菌體的一步生長曲線(圖8)可以看出,當MOI=10℃,15℃振蕩培養(yǎng),3株噬菌體表現(xiàn)出明顯不同的潛伏期、裂解期,MYTP08尤為突出,其潛伏期約90 min,裂解期約30 min,在3株噬菌體中潛伏期最長而裂解期最短。實驗中被感染的宿主菌的初始濃度為2*107cfu/mL,根據(jù)公式:裂解量=裂解末期噬菌體效價衣感染初期宿主菌濃度,可以計算得出3株噬菌體感染其宿主菌的裂解量分別是57、71和137(表1)。

圖8 3株噬菌體一步生長曲線

以相對效價LogP,Pn表示,代表噬茵體MYSP08和MYI1Po8的原始效價.尸代表所測得培養(yǎng)體系中噬茵體的效價。

表1 3株噬菌體感染宿主的潛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

相關新聞推薦

1、寧夏引黃灌區(qū)稻蟹共作(EG)土壤理化指標和微生物群落結構測定(二)

2、安靜型犬與活潑型犬腸道微生物群落結構差異研究(四)

3、微塑料與致病菌、細菌遷徙、耐藥性的關系

4、人參外泌體改變巨噬細胞極化狀態(tài),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生長的分子機制(四)

5、生防真菌生長特性與適宜培養(yǎng)條件【實驗】